第六章:奥斯卡的来历与历届获奖影片
谈起奥斯卡奖,首先要了解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该机构成立于1927年,旨在推动电影行业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了表彰在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学会设立了Academy Awards(学院奖),以此表彰他们。
为此,学会需要创造一个象征电影成就的奖杯。设计这座小雕像的是MGM(米高梅电影公司)的艺术总监塞德里克·吉邦斯(Cedric Gibbons),而洛杉矶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George Stanley)则负责制作这座雕像。这座雕像是一个手持宝剑、站立在电影卷轴上的骑士,至今仍为全球所知。
第一次颁奖典礼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罗斯福酒店举行。奖杯最初由青铜制成,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源匮乏,转而使用石膏。如今的奥斯卡奖杯是由锡与铝合金打磨后,外面镀上10K金箔,再镀24K金箔,最后涂上一层发光漆。
至于“奥斯卡”这一名称的由来,目前尚无确切说法。较流行的说法是,学会的图书馆管理员玛格丽特·赫丽克(Margaret Herrick)第一眼看到雕像时,觉得它像她的叔叔奥斯卡(Oscar),于是便用这个名字称呼它。后来,学会的成员们也开始以“奥斯卡”作为这一奖杯的昵称。1934年第六届颁奖典礼上,专栏作家西德尼·斯科尔斯基(Sidney Skolsky)在他的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了“奥斯卡”这一称谓,1939年学会正式认可并开始使用这一名称。从此,“奥斯卡”这一名字便延续至今。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
- 第一届(1928)《翼》(Wings)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 第二届(1929)《百老汇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三届(1930)《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出品: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 第四届(1931)《壮志千秋》(Cimarron) 出品:美国雷华影片公司
- 第五届(1932)《大饭店》(Grand Hotel)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 第一届(1928):Wings(翼) -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 第二届(1929):The Broadway Melody(百老汇的旋律) -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三届(1930):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 - 出品: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 第四届(1931):Cimarron(壮志千秋) - 出品:美国雷华影片公司
- 第五届(1932):Grand Hotel(大饭店) -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六届(1933):Cavalcade(乱世春秋) - 出品: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 第七届(1934):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 -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第八届(1935):Mutiny on The Bounty(叛舰喋血记) -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奥斯卡奖的来历与历届获奖影片
奥斯卡奖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设立的,该机构于1927年成立,旨在推动电影工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为了表彰在这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学会设立了Academy Awards(学院奖)。
为此,学会需要设计一个象征电影成就的奖座。米高梅电影公司的艺术总监塞德里克·吉邦斯(Cedric Gibbons)负责设计现在全球闻名的小雕像:一个骑士手持宝剑,站立在电影卷轴上。这座雕像由洛杉矶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George Stanley)制作。
学会的第一次颁奖仪式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罗斯福酒店举行。起初,这座高度为13.5英寸(约34厘米),重11磅(约5公斤)的雕像由青铜制成。由于二战期间资源短缺,奖杯一度转为石膏材料。如今的“小金人”由锡铝合金制成,外部覆盖着10K金箔和24K金箔,最后再涂上发光漆。
至于“奥斯卡”这一称谓的由来,虽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学会的图书馆管理员玛格丽特·赫丽克(Margaret Herrick)觉得小雕像很像她的叔叔奥斯卡,所以她给它起了这个名字。之后,学会的工作人员也开始使用这个昵称。1934年,第六届颁奖大会后,专栏作家西德尼·斯科尔斯基(Sidney Skolsky)在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奥斯卡”这个称呼,至1939年学会正式认可了这一名称,并开始使用它。
以下是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获奖影片:
- 第一届(1928):Wings(翼)
- 第二届(1929):The Broadway Melody(百老汇的旋律)
- 第三届(1930):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
- 第四届(1931):Cimarron(壮志千秋)
- 第五届(1932):Grand Hotel(大饭店)
- 第六届(1933):Cavalcade(乱世春秋)
- 第七届(1934):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
- 第八届(1935):Mutiny on the Bounty(叛舰喋血记)
- 第九届(1936):The Great Ziegfeld(歌舞大王齐格菲)
- 第十届(1937):The Life of Emile Zola(佐拉传)
- 第十一届(1938):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
- 第十二届(1939):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奥斯卡的来历及历届获奖影片
奥斯卡奖源自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该机构成立于1927年,旨在推动电影产业向更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技术发展。为了表彰在电影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学会设立了Academy Awards(学院奖),并需要一个象征电影成就的奖座。
当时,MGM(米高梅电影公司)的艺术总监塞德里克·吉邦斯(Cedric Gibbons)负责设计了这一闻名世界的小雕像——一个手持宝剑、站立在电影卷轴上的骑士,由洛杉矶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George Stanley)制作。
学会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罗斯福酒店举行了第一次颁奖典礼。起初,这个高13.5英寸、重11磅的小雕像由青铜制成。由于二战期间资源匮乏,工艺改为石膏,现如今的小金人则由锡、铝合金制成,外面覆盖10K金箔和24K金箔,并使用发光漆处理。
至于“奥斯卡”这一称谓的来源,至今没有确凿的说法。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学会的图书馆管理员玛格丽特·赫丽克(Margaret Herrick)认为小雕像酷似她的叔叔奥斯卡,于是开始用“奥斯卡”来称呼这个奖项。到了1934年第六届颁奖典礼后,专栏作家西德尼·斯科尔斯基(Sidney Skolsky)在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了“奥斯卡”这一称谓,1939年学会也正式采纳了这个名称,从此“奥斯卡”便流传至今。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 第一届(1928): Wings (翼) - 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 第二届(1929): The Broadway Melody (百老汇的旋律) -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三届(1930):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西线无战事) - 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 第四届(1931): Cimarron (壮志千秋) - 美国雷华影片公司
- 第五届(1932): Grand Hotel (大饭店) -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六届(1933): Cavalcade (乱世春秋) - 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 第七届(1934): It Happened One Night (一夜风流) - 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第八届(1935): Mutiny on The Bounty (叛舰喋血记) -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九届(1936): The Great Ziegfeld (歌舞大王齐格菲) -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十届(1937): The Life of Emile Zola (佐拉传)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第十一届(1938):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浮生若梦) - 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第十二届(1939):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美国塞茨尼克影片公司
- 第十三届(1940): Rebecca (蝴蝶梦) - 美国塞茨尼克影片公司
- 第十四届(1941): How Green Was My Valley (青山翠谷) - 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 第十五届(1942): Mrs. Miniver (忠勇之家) -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十六届(1943): 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 - 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 第十七届(1944): Going My Way (与我同行) -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
- 第十八届(1945): The Lost Weekend (失去的周末) -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
- 第十九届(1946):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黄金时代) - 美国高德温影业公司
- 第二十届(1947): Gentleman’s Agreement (君子协定) - 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 第二十一届(1948): Hamlet (哈姆雷特) - 英国兰克-双城影片公司
- 第二十二届(1949): All the King’s Men (当代奸雄) - 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第二十三届(1950): All About Eve (彗星美人) - 美国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
- 第二十四届(1951): An American In Paris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 第二十五届(1952):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戏中之王) - 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 第二十六届(1953): From Here to Eternity (永垂不朽) - 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第二十七届(1954): On The Waterfront (码头风云) - 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第二十八届(1955): Marty (马蒂) - 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 第二十九届(1956):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环游地球八十天) - 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 第三十届(1957):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桂河桥) - 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滨崎步的音乐作品
以下是滨崎步的专辑及其曲目列表。
专辑名称:Kanariya
演唱歌手:滨崎步 Hamasaki Ayumi
发行公司:Avex Trax
出版年月:1999年1月
专辑曲目:- 01. Kanariya ("Jonathan Peters" Vocal Club Mix)
- 02. Kanariya (Struggle Mix)
- 03. Kanariya (Hal's Mix)
- 04. Kanariya (DJ-Turbo Club Mix)
- 05. Kanariya (Dub's Energy Remix)
- 06. Two Of Us (Hal's Mix)
- 07. Kanariya (Spazm Mix)
- 08. From Your Letter (Pandart Sasanooha Mix)
- 09. Kanariya (Big Room Mix)
- 10. Kanariya (Hiroshi's Nite Clubing Mix)
- 11. Kanariya (Full Vocal Mix)
- 12. Kanariya (Original Mix - Radio Edit)
- 13. Kanariya (Vocal Track)
专辑名称:A Song for XX
演唱歌手:滨崎步 Hamasaki Ayumi
发行公司:Avex
出版年月:1999年6月
专辑曲目:- 01. Prologue
- 02. A Song For XX
- 03. Hana
- 04. Friend
- 05. Friend II
- 06. Poker Face
- 07. Wishing
- 08. You
- 09. As If...
- 10. Powder Show
- 11. Trust
- 12. Depend On You
- 13. Signal
- 14. From Your Letter
- 15. For My Dear...
- 16. Present
专辑名称:Vogue
演唱歌手:滨崎步 Hamasaki Ayumi
发行公司:Avex Trax
出版年月:2000年1月
专辑曲目:- 01. (Original Mix) mixed by Atsushi Hattori
- 02. (Hal's Mix 2000) remixed by HAL
- 03. Too late (Soul Solution Remix)
- 04. Dub's mellowtech Remix
- 05. Groove That Soul Mix
- 06. 400BPM Fatback Mix
- 07. Whatever (FPM's Winner Bossa)
- 08. Pandart sasanoooha mix
- 09. Original Mix-instrumental
- 10. Ever free
(后续专辑省略...)
奥斯卡的来历和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
提到奥斯卡奖,首先要了解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该机构成立于1927年,旨在推动电影产业的进步,为在这一领域取得杰出成绩的人士颁发代表电影行业巅峰荣誉的学院奖(Academy Awards)。
为了具象征意义的奖座,MGM(米高梅电影公司)的艺术总监塞德里克·吉邦斯(Cedric Gibbons)设计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小雕像——一个骑士握剑,站在电影卷轴上。洛杉矶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George Stanley)则负责制作。这一奖项的首次颁发仪式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罗斯福酒店举行。
起初,这尊高13.5英寸(约34厘米)、重11磅(约5公斤)的小雕像是用青铜制成的,但因二战期间资源匮乏,后期改用了石膏。如今我们看到的小金人则是用锡、铝合金磨光后,表面贴上10K金箔,经过精磨后再覆盖24K金箔,并涂上发光漆制作而成。
至于“奥斯卡”这一称谓的起源,至今没有确切的说法。其中一个流行的解释是,学会的一位名叫玛格丽特·赫丽克(Margaret Herrick)的图书管理员认为小雕像与她的叔叔奥斯卡(Oscar)相似,因而以此称呼。后来,学会中的员工也逐渐用“奥斯卡”作为小雕像的昵称。到1934年的第六届颁奖大会之后,好莱坞的专栏作家西德尼·斯科尔斯基(Sidney Skolsky)首次在文章中公开使用了“奥斯卡”这一名称,而在1939年,学会也正式开始使用这一名称。从此,“奥斯卡”这一称谓便延续至今。
发表评论